摘要:二是材料成本高,硅片和辅材品质和价格高且产量小未形成规模效应。 ...
然而有两个项目在这种情况下,依旧能保持需求量的增加,这两个项目正是风能发电和光伏发电,两者发电量占比首次突破10%。
丁文磊对经济导报记者解释说。他补充说,光伏发电的成本主要是一次性的投入,运行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孙荣峰看来,光伏发电如今迎来逆势上扬除了成本下降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大型的地面电站因为占用大量土地,生产耗能等,应该有所限制。让丁文磊感受深刻的是,随着近几年光伏技术进步,光伏发电的成本已经大幅降低。一毛钱一度电,简单说来就是已经跨过了售电侧平价上网这道坎,接下来将出现负电价的现象,就是说比网购电还便宜。不过,如今的他不再为补贴下调而纠结了。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报告预测,全球清洁能源(主要为风电、太阳能),将在2021年迎来大幅反弹。对当前光伏发电行业的成本下行,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先进能效与能源政策研究室主任孙荣峰表示赞同。第二产业用电自二季度开始明显回暖。
中东部及南方地区风电装机占全国风电装机比重30.8%,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全国分布式光伏装机占光伏总装机比重31.1%,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16月,全国弃风电量95.3亿千瓦时,风电利用率96.1%,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弃光电量27.8亿千瓦时,光伏发电利用率97.9%,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其中,北京、天津二季度无弃电问题,山西、山东二季度仅有极少量的弃电。本季度消纳利用评估风电和光伏发电利用率同比分别提升2.0和0.7个百分点,至96.8%和98.6%。
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投产,张北雄安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全线贯通,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双极低端系统启动送电。二季度各区域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速情况负荷侧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机制不断创新。
上半年,华北地区平均弃风率5.7%、弃光率2.5%,同比分别上升0.8、1.7个百分点。青海二季度弃风率4.6%、弃光率10.7%,同比分别上升3.0和3.2个百分点。负荷侧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机制不断创新。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和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二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开始同比正增长,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有望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消纳空间充裕度整体将进一步提高。
东北地区二季度弃风率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至1.2%,基本无弃光。风电和光伏开发布局持续优化。16月,全国风电、太阳能累计发电量36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7%。河北在新能源装机较快增长的同时,弃电率仍有所下降,二季度新增风电光伏装机88万千瓦,弃风、弃光率分别为3.1%、0.8%,分别同比降低0.1、0.5个百分点。
东北地区基本无弃光,新能源消纳利用持续保持较好水平。第三产业用电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保持接近30%的高速增长。
三北地区二季度新能源消纳情况同比进一步好转;中东部和南方地区总体消纳情况较好,湖南等局部地区汛期消纳矛盾突出。二季度,东北地区合计弃风电量2.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2.1%,平均弃风率1.2%,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二季度,全国光伏新增并网装机755万千瓦,同比增长12.9%,增速较上季度提升36.9个百分点。云南、贵州受局部网架结构影响出现了少量的弃风弃光,西藏受电网送出限制出现少量弃光,其余地区无新能源消纳问题。二季度,华北地区合计弃风电量11.1亿千瓦时,同比降低38.7%,区内平均弃风率3.0%,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区内合计弃光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0亿千瓦时,区内平均弃光率0.9%,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较低水平,消纳情况整体向好。二季度各区域新增(左)、累计(右)并网风电装机(万千瓦)光伏二季度新增装机高于去年同期。甘肃省今年以来全面推动用户参与需求侧辅助服务市场,体现负荷侧辅助服务价值,激发用户参与的积极性,发掘用电企业的调峰潜力,促进新能源消纳,在张掖、武威、兰州等地区试点开展需求侧辅助市场交易。03下季度消纳形势研判三季度风电新增装机预计保持平稳增长;光伏下半年集中并网需求较大,三季度装机增速预计加快。
6月湖南风电大发且降水较多,考虑防洪因素,电网调度部门优先利用水电发电,对风电消纳产生较大压力,6月弃风电量1.1亿千瓦时,弃风率高达9.4%。新增装机规模较大的省份包括江苏66万千瓦、山东50万千瓦、宁夏30万千瓦、山西25万千瓦、湖南24万千瓦
从容量来看,从2020年到2025年,100 MW及以上的细分市场将占据主导地位。从区域来看,预计在预测期内,亚太地区将成为增长最快的区域市场。
环境对碳排放的关注以及减少空气污染的努力,政府对采用可再生技术的扶持,并且CSP系统与蓄热系统的可集成性是推动聚光太阳能市场的关键因素。从应用来讲,预计公用事业部门将在预测期内以最快的速度增长。
根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日前发布的报告,到2025年,全球聚光太阳能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7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6.4%,而2020年则为35亿美元。另外,来自公用事业部门的集中太阳能的需求是由利用存储技术产生可再生电力来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所驱动的。持续的COVID-19大流行已经影响了全球电力行业。较高的温度使用热能存储来实现可调度的发电。
从技术上讲,在预测期内,太阳能塔架部分是聚光太阳能市场中最大的贡献者。从2020年到2025年,中国预计将以最高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公用事业市场的增长受到亚太,中东和非洲地区(主要在中国,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摩洛哥)CSP项目发展的推动。因此,这成为聚光太阳能市场的最大挑战。
其余的是工厂的维护和运营成本以及工厂保险费用。这主要是由于为稳定电网而在CSP方面的投资不断增加推动了该国的发展。
另一方面,聚光太阳能是一项高度资本密集的技术。由于CSP装置的安装量增加,预计亚太地区将在预测期内主导聚光太阳能市场。此外,该地区着重于持续生产可再生电力以支持不断增长的经济活动的需求。因此,由于成本降低或以相同的价格允许更大的存储量而增加的太阳能塔架的采用,预计将在预测期内以最快的速度推动太阳能塔的发展。
聚光太阳能发电厂的平准化能源成本(LCOE)以初始投资成本为主,约占总成本的五分之四。由于目前的情况,许多国家目睹了建筑活动的延误,这主要是由于供应链中断,所有主要经济体的封锁措施,工人的社会隔离准则以及随之而来的融资挑战。
为了满足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目标并实现持续运营,越来越需要聚光太阳能技术,从而在整个预测期间推动100 MW及以上市场的发展。从2020年到2025年,太阳能塔架细分市场引领着集中式太阳能市场。
由于温度更高,太阳能塔架细分市场得到了提升,可以提高蒸汽循环效率并减少冷却用水量冷凝器由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以及新基建政策的持续推进,大量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流量向数据中心聚集,而这些设施都要依靠强大的电力能源作为支撑。